近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2011年我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历史新高,截止到8月底,共29个依托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资助项目985项,相比去年增长35.9%。其中面上项目526项,相比去年增长18.5%;青年项目430项,相比去年增长70.6%;重点项目11项,相比去年增长22.2%。资助经费4.47亿,相比去年增长88.6%。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3所高校今年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7项,占全省项目总数的83.7%;资助经费2.9亿,占今年资助总经费的64.9%。全省“211”及省属高校、科研院所资助经费上千万的单位有7个,分别是湘潭大学(2178万元)、长沙理工大学(2000万元)、南华大学(1909万元)、湖南师范大学(1907万元)、湖南科技大学(1225万元)、湖南农业大学(1162万元)、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1007万元)。我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据统计显示,今年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人中,有333个申请人曾获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占全部获批项目的33.8%,这充分显示省自然科学基金在资助方向和评审标准上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近,充分说明省基金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挥着重要的预研作用。
近几年,省自然科学基金紧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策变化,从我省实际出发,把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凝聚创新力量,激发创新活力,为我省自主创新、科技引领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创新管理模式。具体措施有:完善评价体系,确保项目评审公平公正;实施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计划,形成了一批具备国家乃至世界水平的科研团队;共建省市联合基金,带动地方基础研究投入;共创院校联合基金,大力培养后备人才;加强绩效考核,公开验收排名等。这些新举措大大增强了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号召力、公信力和吸引力,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具体措施有:发动和鼓励省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如在结题和验收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可提前结题或加分,并且在省杰出青年项目合同中明确规定,省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必须连续三年申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建立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相衔接的中期检查、验收、结题制度。在考核内容、目标要求上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同类项目管理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严进严出的项目全程高标准,严要求管理。严格项目合同管理。全面兑现项目合同内容,落实项目研究目标,增强了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感和主动性。通过加强管理,项目负责人在主持省基金项目时即逐步具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意识和能力,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打造优势项目。近几年,省自然科学基金委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了重点项目培育计划,加大了优势项目的预研支持力度,有效提升了我省优势基础研究学科参与国家层面竞争的能力,效果非常明显。“十一五”期间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争取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达到7.99亿元。四是培育研究人才。近年来省自然科学基金委致力于稳定人才队伍,扩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质量,在制度设计上注重为人才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在资助方向上注重向人才项目倾斜,在人才带动上注重研究队伍传帮带,省自然科学基金人才培育取得良好效果,一大批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迅速成长,“十一五”期间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累计培养科学研究人才达3750人次。特别是加强了对后备人才和团队人才的培养,比如承担青年基金项目中的大部分负责人就是刚毕业不久的博士生,有效保障了基础研究的源头供给。另外,为了培育高素质人才和团队,省自然科学基金从2012年开始创新研究群体、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不限项,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按要求申报,这更便于引进人才、发现人才和培育人才。通过持续实施符合基础研究要求和特点的人才培育战略,我省自然科学研究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呈现出人才辈出,后发赶超的喜人局面,为我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积累了雄厚的人才资源。
处于湖南而不囿于湖南,处于中游但要力争上游。省自然科学基金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需求,自觉履行凝聚资源和人才,服务国家和地方创新战略的责任,不断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输出好项目、好人才,负重加压,砥砺前行,成为我省自主创新、科技引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